公司首页

公司文库

公司图库

公司商城

公司视频

本站留言

回顾旧版

  
  您现在的位置: 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责任公司 >> 文章中心 >> 竹艺文化 >> 竹文传承 >> 正文
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★||【字体:





从马王堆看中国汉代的"竹子文明" 竹子与汉代人们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
作者:admin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:   更新时间:2007-03-25 02:16:38
载入中…
 

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马王堆汉墓,是西汉初软候利他家族的墓葬,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,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座汉墓群,堪称本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。竹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惊叹道:中国曾是"竹子文明"的国度。研究马王堆里的竹,可以惊奇的发现,随葬的竹制品种类之多、数量之大,涉及面之广,工艺之精和价值之高,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,用地下"竹子博物馆"来称呼它一点都不为过。据统计,马王堆出土的竹笋制品共计27个种类,800多件,其中竹筒620多枚,涉及劳动工具,生活用品,工艺品,书籍,乐器,兵器,饮食和体育等领域。现依托考古发掘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,试图透过马王堆里的竹,去寻觅中国古人们"不可一日无此君"的真谛。
  关键词 马王堆;考古;西汉;竹子

  1.汉代经济生活里的竹
竹子与汉代人们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。在马王堆出土的竹制品中,涉及人们经济生活的文物种类最多最全。竹编织口在西汉经济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,马王堆出土的就有竹席,竹篓,竹筒,竹扇,竹笥,竹筐,弁等。在马王远离考古中,挖掘出青色的膏泥和木炭后,首先见到的就是竹筑。如一号墓盖的竹席有26张组成,每张长2m、宽1m,共分四排平铺,每张竹席的角上都明显地写有一?quot;家"字。而3号墓的竹席仅有一张,面积25㎡。竹席的编织方法和现代赏见的编织工艺几乎相同,上面分布着红黑相间的人字纹几何图案。在墓主的周围,有四个边箱,其中北边的头箱为堂屋和居室,为"正殿",其底部也铺着竹席,估计是用作地毯。值得惊奇的是,刚出土时的竹席都呈嫩绿色彩,光亮如新,但仅过十几分钟,就已全部变成黑色的朽物。

  竹笥和竹篓是西汉重要的日常生活竹编器具。在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竹笥,竹篓48个,3号墓也有40个,两个墓共计78个,其中有70个放食品,2个放中草药和香料,2个放衣物,8个放成幅丝织品和模型明器等物,还有1个放郢称,"半两"等泥质幂钱。郢称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金质货币,这些泥版在制成后,在字而上涂一层黄粉,再经火烧,以象征金牌,它们称作"土金",合计300余块,被盛装一件竹笥之内,寓意金千斤。不过,按照同墓出土的竹简记载,这些"土金"应该有两笥,合计1000㎏。半两钱则是西汉早期的通用货币,这些泥质关两钱在竹简中被称为"土钱",约40篓,每篓约2500-3000枚,它们皆模制,上有凸起的"半"和"两"两字,寓意千万钱。

  生筐也是西汉重要的生产工具,在3号墓坑的北壁就挖掘出了圆形竹筐和铁插。显然,这是2000年前筑墓的主要工具,只不过当时筑墓者出于什么原因,将这两件工具遗落在填土的混合层中,留给了后人一个考察研究的机会,竹筐出土时已被泥土压扁,其中有半边残缺不全。尽管如此,考古技术人员还是根据它的整体形状作了较为准确的推算,筐的口径约为43㎝,通体用楠竹青篾编结,其编结方法为周身用20道筋和9道绞蔑编成人字形交叉绞口,筐孔较大,边沿上有对称的绞篾提手两个,通体结实牢靠,显然是装土的实用工具。
马王堆1号墓 出土的大扇小扇 各一件,同出土竹简记"大扇 "、"小扇"。表明"扇子"一名在西汉也经出现。当时的扇 子整体呈刀形。大扇扇面用细篾条作双经单纬平编十字纹,外侧单层,内侧三层,周边两面用竹片相夹,以细篾捆牢。靠近竹柄处留出两个长方形孔,孔的上下两端编织成镂空的六角形花饰。扇面两面又用两条横向,两条纵向的宽篾夹住,在两条横向的宁篾未梢劈成篾丝弯成对称的双钩状。扇面外缘用细篾条绞锁。扇柄系一竹竿,上部劈成六条,夹住扇面的内侧边,瑞用细篾条捆扎牢固。扇面外侧长57.2㎝,内侧长63.5㎝、宽39.7㎝,扇柄残长122.2㎝。小扇扇面用细篾一编人字纹,外侧单层,内侧双层。两端分别用宽竹片相夹,以细篾捆牢。柄下部用细篾编扎人字纹。扇面外侧长25.5㎝、内侧长29.3㎝、宽19.7㎝,柄 残长38.8㎝。
弁是上小下大,两侧出耳的帽子。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这件弁,属溱丽纱弁,通高27㎝,宽约15.5㎝。它由丝线精心编结而成,中间菱形网眼细密,均匀,外表再髹以漆,使之硬挺,滑爽,光亮,并具有耐水,耐腐蚀等特性。当时人在戴弁时,下面一般不以竹丝作支撑,如甘肃武威磨咀子新莽时期的62号墓墓主人被殓葬时所戴的一件漆丽纱弁,即周围裹以细竹筋,项部用竹圈架支撑。
  漆器是中化民族献给人类文明的一支奇葩。竹胎是古代漆器可用为胎体的重要材料。就像宝马配好鞍一样,保存这件漆丽纱弁的漆奁亦十分珍贵,在中国漆工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。据《仪礼·士冠礼》郑玄注:"筐,竹器名,今之冠箱也"。表明这件盛放弁的漆奁在当时应称作筐。它长48.5㎝,宽25.5㎝,通高21㎝。
勺是人们最常用的饮食用具之一。人们从尊鼎等大酒器和食器中舀酒或捞取食物。马王堆1号墓中出土的两件竹胎漆勺,不仅保存完好,而且装饰华美,令人称汉。这两件漆勺在竹简中被称作"(肆)髹画勺"。它们由头号与柄榫接并加竹钉结合而成,头号以竹节为底,作筒形,柄以长竹条雕制。头号内髹红漆,光素无纹;外涂黑漆为地,上以红漆描饰花纹,其中氏部绘一四出柿蒂纹,外壁饰一周由鸟头纹和几何纹相间组成的纹带。柄部三段装饰;近头号一段略窄,中部浮雕编辫纹,上髹红漆,编辫纹上下雕三条透孔,周边以红漆描饰线纹,近下部一段还涂以红洒脱横带,并勾以云纹;柄端一段中部髹红漆为地,上面浮雕龙纹,龙昂首吐舌,身躯弧曲,长尾上卷,正举步奔腾向前,龙身涂黑漆,鳞爪等部位再描以红漆。它们结合使用描漆,雕刻两种工艺技法,装饰精丽,堪称西汉日用漆器的难得珍品。
  
  筷子也是及我常用的饮食用具,在1号墓出土的云纹漆案上的五件小漆盘内都盛有食物,如牛排骨,雉肉、鱼、面食等。还有一件签署内放有用竹签串连的烧烤肉食。盘上的一双竹筷显然是用来夹取食物的。先秦时,人们多用手取食,而汉初贵族已经改变了旧习,开始用竹筷进餐。

  在出土食物中也有竹笋、竹鸡等,可见笋已成为西汉的重要菜肴之一。

  笄、篦等也是西汉人们的主要装饰品或日用品。笄用于推髻。马王堆困出土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的软体女尸而震惊世界。而她的发髻上就插有竹笄、角笄、玳瑁各一件,笄稍弯曲,长19.5-24㎝,梳具11-20齿。这种梳形笄或可视为后世南方妇女以梳篦髻上的滥觞。篦从梳分离开来,篦齿细密,梳齿粗疏。竹篦在2号和3号墓均有出土,墓主分别为长少承软候利苍及其儿子,不知为何,使用的均为男性。

  从出土文物看,竹钉也是西汉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材料,如歌俑是以竹钉钉在木板上的,而漆勺头号与柄榫接也用竹钉结合而成,《世说新语》:"官用竹,悉令争光厚头,积之如山。后醒宣武伐蜀装船,悉以作钉。又云;尝发所在竹篙,有一官长连根取之,仍当足,乃超两结阶用之。
还值得一提的是西汉的白膏泥的防腐技术。在清量马王堆1号墓时,人们曾在白膏泥中发现一些色泽如新的竹叶和竹片。在清理3号墓时,人们又在白膏泥中发现了20多处仿佛是刚铡采摘下来的呈嫩绿色的竹叶、20多件青绿色的竹片,竹管和竹棍等。就是在盗掘十分严重的2号墓的发气过程中,仍在其白膏泥中发现的一些绿色的竹棍,竹片和木悄,草根等。最初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有的人怀疑这是发掘 时风刮进来并粘在白膏泥上的。但是,经过仔细的发掘,白膏泥中又出现了几处新鲜的树叶,这时人们才想念它们真的是2000多年前的遗物。然而,这些看上去新鲜的树叶,没过多长时间况慢慢变黄,变黑了。当直接用白膏泥再次将青翠的毛竹包裹起来,希望能够长期保存原来的样子时,仅过两天,毛竹同样也变黑并二缩了。更为神奇的是,经科研人员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,这些古代千篇一律睛的细胞,其形状和结构都有与新砍伐的新竹几近相同,这也是说明,西汉时期湖南长沙一带分布着大面积的毛竹林。

[1] [2] [3] 下一页

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

最新推荐

最新热门

    相关文章: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网友评论

    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 
    本站公告

      

      没有公告

    网 站 统 计
    文章中心:111 篇文章
    公司图片:216 组图片
    公司商城:460 个商品
    公司视频:9 部影视
    通知公告:1 个文章
    注册会员:1位
    用 户 排 行
    名次用户名文章数
    1admin345
    最 新 调 查
            共建美好未来,请君真诚投票!
    网站服务需改进
    网站风格需改进
    网站栏目需改进
    网站内容需充实
    产品质量很可靠
    产品质量需提高
    产品更新速度快
    产品更新速度慢

      
      

    友情连接

   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
   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
    版权所有: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 青神竹艺城copyright©2007-2008 创始人:陈云华 总经理:陈岚

    电话: 86-028-38850168 传真:86-028-38850115 邮编:620460 邮箱:cyh@zgzyc.cn 站长:陈岚